联盟号安全性经过血泪考验,神舟飞船吸取联盟号经验
从1962年,苏联开始研制联盟号飞船起,到2008年止,俄联盟号飞船已经走过了49年的历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过一系列安全事故数名宇航员死于非命。例如1967年4月,联盟1号载人飞船由于姿控发动机泄漏燃料,在返降中由于降落伞没有打开导致宇航员格马洛夫摔死;联盟11号在1971年6月6日返回时,返回舱与轨道舱连接处的密封出了问题,舱内空气泄漏,三名未穿宇宙服的宇航员因爆炸性减压导致脑部血栓死亡。 但在吸取教训和进行技术改进后,从1973年9月至今联盟号系列飞船已安全飞行了38年,成为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可靠的载人飞船,显示了联盟号系列飞船经久不衰的高可靠性。
而由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到目前只有八代,没有得到密集任务的考验,由于尚未实现空间对接,无法与前辈联盟号相提并论,但正是由于联盟号在发展过程中的血泪教训,给了神舟飞船更为安全的经验,使神舟飞船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神舟飞船目前已经发射的7次都成功返回。吸取了阿波罗1号火灾的血的教训,神舟飞船设计有一个无论从里面还是外面,不超过3秒钟就能迅速打开的舱门;针对联盟11号飞船舱门不严实的问题,神舟六号研制成功了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并花费了数月时间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联盟号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被委以重任,神舟飞船还处于初级阶段
自首艘联盟号载人飞船于1968年10月发射升空后,该系列平均每年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两艘“联盟”载人飞船,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算上“联盟号”的所有型号,该系列飞船已进行了1735次以上的发射,使其成为世界上迄今使用最频繁的飞行器。“联盟号”预计将成为能向国际空间站运送机组成员的唯一运载器。在NASA今年取消航天飞机项目之后,联盟号不可替代地成为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物资的中坚力量,并将发射次数提高到每年4次。神舟系列飞船到目前完成的飞行仅有7次,其中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都是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完成了载人出舱试验。相对来说中国神舟飞船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飞行任务的考验。[详细]
相对联盟号而言,神舟飞船发射成本更低
在载人飞船方面,得益于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神舟飞船轨道舱具有自己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导航和推进系统,在与飞船分离后轨道舱仍然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这意味着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国外发射飞船一次是连续发射两艘,而神舟发射方案是先发射一艘,其轨道舱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具体来说,为实现交会对接,国外的发射是2N次,而神舟飞船发射是N+1次,以N等于5为例,国外需发射10艘飞船,而中国只要发射6艘飞船。飞船每发射一次所需经费达20亿元。[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