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与热带风暴造成的危害极大。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死于台风与热带风暴的人数约为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以致人们谈“风”色变。“康森”是2010年第一个登陆中国的台风。7月份才出现第一个登陆中国的台风,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而在未来几个月内,还将会有6至8个台风登陆中国,且有北上的可能。在这个与台风相伴的夏天,我们有理由对它了解更多。
  台风概述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即为台风。一般认为“台风”这个名字是由粤语“大风”(dai fung)演变而来的。粤语“大风”的发音被外国音译,于是有了英文的typhoon,以及法文的typhon。也有一说“台风”之名是从希腊神话中的怪物“泰风”演变而来的。

台风
一副画作中展示的台风来临时的景象:形成台风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摩擦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旋转),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我们现在说的台风和台风路径。

台风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相关

关于台风的形成,人教版高一地理书第一册中描述道: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总的来说,形成台风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的路径:“登陆型”对中国影响最大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的移动路径大体分“西进型”、“登陆型”、“抛物线型”三种。其中登陆型台风主要向西北方移动,先在台湾岛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再次登陆,并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台风的预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国内天气预报的先驱之一陶诗言先生硬是在手头只有一张天气图、没有卫星和雷达数据的情况下,作出了气象预报服务。如今,仅靠天气图打天下的时代早已结束,但中国对台风的预报仍非常不乐观。

美国台风中启动飞机监测
美国在飓风来临时派出飞机钻入风眼监测。
GPS Dropsonde
美国使用的“投落送”卫星定位仪。

台风预报的尴尬:主观预报准确率更高

据中央气象台办公室康存季介绍,当前台风预报依靠的主要是两种手段:客观预报和主观预报。客观预报中的数值预报是主要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指的是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进行的预报,但也无法保证完全的客观,其预测结果还是会存在偏差的。而主观预报,凭借的是天气预报员的经验,有经验的天气预报员会在参考气象探测数据、数值预报结果等各种相对客观的数据之后,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最后的预报结论——现实情况往往是:主观预报准确度高于客观预报,或许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台风预报乃至整个天气预报行业的不成熟。

“风云”号卫星:6分钟更新一次台风雷达图

中国发射了多颗气象卫星,其中包括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卫星,并且在中国东南沿海布置了新一代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络。这些卫星的工作就是检测各地台风云图,例如风云二号C星每隔30分钟就会传输一次卫星云图,将台风的动态信息提供给相关人员;而当台风移动到近海的时候,多普勒雷达系统就开始发挥强大的监测功能,它可以每6分钟更新一次的速度发回雷达图像。

美国飓风警报:每英里海岸线百万美元撤退成本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与环境气象室何立富博士认为,中国在气象探测方面的硬件设备投入很大,数值预报也开始起步,但相对发达国家仍是落后的。他举例称美国的飞机,可以钻到台风的风眼中心进行探测,日本具有非常密集的雷达网络,中国硬件优势并不明显,但中国的乐观指出在于拥有一支认真负责、具备多年实战经验的预报员队伍——这有力弥补了中国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的不足。也有研究指出,美国近几年加强了台风的预报预算经费,每当飓风在加勒比海域或靠近美国本土时,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研究总署的国家飓风研究中心,就会立刻出动数架不同功能的研究专用飞机,直接飞入飓风中及绕行其周围,投掷一种名为“投落送”的全球卫星定位仪(GPS Dropsonde),该仪器用以充分掌握飓风的整体结构机器环境和动态,所得数据可以使飓风路径预测的准确度提高30%。而美国海域的飓风警报工作中,每英里海岸线约需要100万美元的撤退成本,每架观测飞机执行一次飞行任务就要花费约4万美元。

  台风的命名 
人们谈“风”而色变,但有个奇怪的现象是,每个台风与热带风暴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如“达维”、“悟空”、“蝴蝶”、“玛莉亚”“宝霞”等……最开始,台风多以女性名字命名,然而这一做法遭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后来台风的命名一度被当作气象员讽刺其不喜欢的政治人物的工具,直到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重新制定台风命名办法,才有了如今拥有140个有趣名字的“命名表”。

1949年飓风哈里就是因哈里斯·杜鲁门而得名,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在飓风登陆地佛罗里达州视察。
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原则,制定出一个命名表。
2007年台风桑美为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南四省带来沉重灾难,经济损失高达49.7亿元。

最早的命名:借机讽刺政治人物

最早,所有的台风都是没有名字的。是十八世纪的时候澳大利亚气象学家突发奇想,用女性名字给台风命名,其动机现在亦不得而知,或许是一种荣誉一种纪念,赠予自己的女友、爱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欧美国家纷纷效仿之,其中有一位美国的气象员,将台风名命名为他不喜欢的一个政治人物,借此讥讽;而1949年大西洋第一个有名字的飓风“哈里”则是因为当它袭击佛罗里达州时,美国总统哈里斯·杜鲁门正在此地视察;不久,有一次更狂的飓风,扫荡了佛罗里达州,这次人们将其戏称为总统夫人“贝斯”。从此开始,很多国家似乎约定俗成地将台风用女性的名字命名,这一做法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但是固执的气象学家们坚持这一做法,很多国家坚持沿用女性命名法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命名的演变:140个名字轮换重复使用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地区、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名称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命名规则:文雅,有和平之意

目前所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很少有灾难的意义,委员会规定选择名称的原则是:文雅,有和平之意,不能为各国带来麻烦、不涉及商业命名,因此各国选择的多以自然美景、动物植物来为台风命名,因此有了中国传说中的神奇形象孙悟空、美丽的玉兔,有了密克罗尼西亚传说中的风神“艾云尼”,柬埔寨的树木“科罗旺”、马来西亚的水果“浪卡”以及泰国的绿宝石“莫拉克”。同时,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被“除名”的台风

一般情况下,台风命名表是稳定不变的,除非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2007年在亚太经社会及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0次会议上,成员国决定除名带来重大灾难的台风“象神”、“珍珠”、“碧利斯” 、“桑美”和“杜立安”,其中2007年的首个台风桑美,以其17级的威力横扫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南四省,带来经济损失高达49.7亿元。

  台风的好处 
在中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

台风也有另一面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引发“慢地震”避免地球发生大地震。

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起码有如下几大好处:

◎ 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 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 根据《自然》杂志刊登论文,台风的气压会引发“慢地震”,使地层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的地震。


 
  美国的“追风者”世界闻名,他们不顾危险,毅然近距离去拍摄龙卷风,研究龙卷风。然而在亚洲,也有这样一名“追风者”。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吴俊杰从2003年起,至少驾驶小型飞机追过31个台风,并曾尝试飞越越台风眼,取得漂亮的台风内部构造数据,研究台风的结构。我们相信,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只有进一步了解台风,人类才能更好地避免灾难。科学家如此,我们也一样。

  往期专题 
第八期:洗发水的潜规则
第八期:洗发水的潜规则
第七期:紫金矿业的污染炼金术
第七期:紫金矿业的污染炼金术
第六期:高科技手段杀死球场误判
第六期:高科技手段杀死球场误判
第五期:被妖魔化的添加剂
第五期:被妖魔化的添加剂
编辑:王暐 视觉:陈子宇【更多精彩,请浏览网易探索频道】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